热门搜索:
目前各航空公司依据国际航协《危险物品规则》的相关规定,对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单独或与设备一起运输的属可充电型锂电池的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对讲机电池、摄像机电池、遥控玩具电池等产品做出了相关的检测规定,其中对含锂电池的产品来说检测的要求为《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第3部分38.3款(以下简称UN38.3测试)。
UN38.3测试总共分为
1 高度模拟试验
2 热测试
3 振动试验
4 冲击试验
5 外短路试验
6 碰撞试验
7 过充电试验
8 强制放电试验
主要用于模拟航空运输的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UN38.3是针对性很强的测试,确保锂电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漏液、漏气、解体、破裂、起火等情况,对航空运输造成危险。如果锂电池与设备没有安装在一起,并且每个包装件内装有超过24个电池芯或12个电池,锂电池则还须通过1.2米掉落试验。
根据我们实际检测经验来看,UN38.3测试中容易出现电池膨胀的情况,甚至个别厂家的电池出现了爆炸的情况。尤其是在热测试、外短路试验、过充电试验几项测试较容易出现电池膨胀的问题。
热测试是在75±2℃和-40±2℃的条件下进行高低温冲击试验,高低温的快速转换导致内部有些材料受到损害造成短路或微短路,电池内部产生气体导致电池膨胀,气体产生膨胀在一定时间内电池就会发生爆炸。
过充电试验在2倍的较大连续充电电流和2倍的较大充电电压条件下,对电池过充24h。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有机电液容易产生气体,导致电池出现膨胀。电池内部长时间处于高压的状态也容易导致爆炸。
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产生电池膨胀,一般来讲,充电电池的膨胀原因有1.电池保护电路不良、2.电池无保护功能发生电芯膨胀、3.充电器性能不良,充电电流过大导致电池膨胀、4.电池受高倍率大的电流连续过充、5.电池本身的设计不良,也可能产生膨胀。一般电池膨胀的主要原因是1.原料不纯、2.电解液析出、3.存放地潮湿。
我们感觉UN38.3的测试项目条件还是非常严格的。建议电池厂商在原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品质上严格要求,以减少测试中所出现问题,这也可缩短测试周期,并保证了锂电池航运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尽可能消除了锂电池安全运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深圳市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可以直接对电池UN38.3,IEC62133,GB18287,GB31241,IEC61960,PSE,CB,KC,UL进行检测出报告,并且可现场测试电池容量测试,常温外部短路,高温外部短路,过充电,强制放电,低气压,温度循环,振动,加速度冲击,跌落,挤压,重物冲击,热滥用,燃烧喷射,高温使用,应力消除等。
UN38.3检测是什么?
目前各航空公司依据国际航协《危险物品规则》的相关规定,对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单独或与设备一起运输的属可充电型锂电池的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对讲机电池、摄像机电池、遥控玩具电池等产品做出了相关的检测规定,其中对含锂电池的产品来说检测的要求为《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第3部分38.3款(以下简称UN38.3检测)。
UN38.3检测流程
第一步:申请公司与中凯检测签署检测合同,并付50%订金
第二步:申请公司提供检测所需样品以及检测准备文件资料
第三步:中凯检测对产品样品进行检测
第四步:检测合格出具UN38.3检测报告,1.2米跌落检测报告,空运报告
第五步:提供报告给申请方确认信息
第六步:提交报告向DGM申请UN38.3鉴定书
申请UN38.3需要哪些资料:
1、 申请表填写
2、 委托书、锂电池运输声明及随机文件填写
3、 电池规格书
4、 包装图片(外包装图片,打开外包装图片,内包装图片)
5、 检测样品(需要有两个产品上面印有产品的容量,瓦时,电压等参数)
6、 电芯规格书
(以上资料均能提供模板)
申请UN38.3产品范围:
1. 各种铅酸蓄电池(如汽车启动用铅酸 蓄电池、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小型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等)
2. 各种动力二次电池(如动力车用电池、电动道路车车用电池、电动工具用电池、混合动力车用电池等)
3. 各种手机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镍氢电池等)
4. 各种小型二次电池(如笔记本电脑电池、数码相机电池、摄像机电池、各种圆柱型电池、 无线通讯电池、便携式DVD电池、CD和MP3播放器电池等)
5. 各种一次电池(如碱性锌锰电池、锂锰电池等)
UN38.3检测与周期
UN38.3根据电池类型、体积大小、规格、容量、用途分类,分类不同各有差异。我们的检测周期为15个工作日,中凯检测将为您提供快速而便捷的检测检测服务。
深圳市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可以直接对电池UN38.3,IEC62133,GB18287,GB31241,IEC61960,PSE,CB,KC,UL进行检测出报告,并且可现场测试电池容量测试,常温外部短路,高温外部短路,过充电,强制放电,低气压,温度循环,振动,加速度冲击,跌落,挤压,重物冲击,热滥用,燃烧喷射,高温使用,应力消除等。